• 2020-04-29 10:00:08
  • 阅读(8793)
  • 评论(5)
  • (抗击新冠肺炎)我国抗疫的"科技之道"

    中新社北京4月29日电 题:我国抗疫的"科技之道"

    "我们好,心爱的小花生来给我们送饭了。"这是送餐机器人"花生"在为新冠肺炎患者配送饭菜。疫情期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的新冠肺炎阻隔病区,一到用餐时刻,这个身高1.2米,身体隔成三层的机器人送餐员便会在病区楼道里繁忙起来,一边行进一边循环语音播报。

    新冠疫情的呈现,让民众的衣食住行和社会作业发生了巨大的改动。从送餐机器人到红外热成像体系测温,从"云讲堂"到无人机抗疫……一系列技能在此次疫情中成为"风口",方便了人们在特别时期的出产日子,实在处理底层防疫的痛点。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达学院教授张洪忠在承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明,上述技能在疫情之前便存在,但新冠疫情的呈现供给了使用场景,推动了技能使用的进展。疫情期间,这些技能为民众作业日子带来极大便当,效果众所周知。

    新冠病毒可经过呼吸道飞沫和触摸等途径传达,感染性强、传达速度快。为削减人与人之间的触摸,防止穿插感染,功用各异的机器人在疫情防控中被派上用场。

    智能助理机器人可进行居民回访、外来人员排查和健康监测,并针对要点人员信息进行记载和定时盯梢。红外热成像测温机器人在医院、机场和车站等人员密布场所进行排查,大幅缓解触摸式测温或许引发的安全问题。智能消毒机器人可针对患者、医废等高危方针进行全方位消毒操作,削减医务人员的触摸,下降穿插感染危险。导诊、送药、消毒、巡检……各式机器人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新冠肺炎疫情还催生了我国数字化年代最大规划的云作业、云讲堂,加快了数字化、云端化的革新。2月3日,春节假期完毕后的第一个作业日,不计其数的职场作业者凭借钉钉、企业微信等作业软件线上作业。我国外交部鼠年的第一场例行记者会更是直接在微信上举办,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微信群中答记者问。

    此外,我国教育部公布的"停课不停学"的告诉,也让教师们把讲堂搬到了线上。疫情之下,城市封禁、民众居家阻隔。这期间,经过视频面试参与"云招聘"、清明期间"云祭祀"吊唁祖先、凭借各地景区开发的APP"云赏景"等纷繁复杂的需求和场景,都被互联网技能逐个完成。

    对此,张洪忠以为,"云作业""云讲堂"使民众将作业日子从线下转到线上,虽"远在千里之外,但鸡犬之声可相闻",互联网技能让居家作业、居家学习、居家日子成为一种或许。

    疫情期间,科技在改动人们衣食住行的一起,也在药物研发、病毒溯源、疾病医治等"抗疫主战场"发挥着关键效果。在这场新我国建立以来传达速度最快、感染规模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严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技战"疫"作为主线,贯穿一直。

    "假如不了解病毒结构,不澄清致病机理,不把握盛行机制,就没有办法科学防控。"我国科技部生物中心原主任、清华大学世界生物经济中心主任王宏广以为,疫情给科技作业提出了新出题。

    疫情爆发今后,一场一起刻赛跑、与病魔比赛的科研攻关战随即打响。1月2日,中科院武汉病毒研讨所确认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1月7日,我国疾病防备操控中心病毒病防备操控所从临床样本中成功别离病毒;1月10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正式用于新冠肺炎的实验室确诊……我国有关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确认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能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盛行病学、动物模型深圳美女18811872725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科技战"疫"。

    当时,以武汉为主战场的我国本乡疫情传达已根本阻断,但新冠肺炎仍在全球延伸。而要真实处理新冠病毒感染问题,唯有依托疫苗。

    值得幸亏的是,现阶段疫苗研发已获得严重进展。现在,全球规模内共有5款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人体临床试验,我国独占3款。其间,我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团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已于4月9日开端招募二期临床试验志愿者,这是全球首个发动二期临床研讨的新冠疫苗种类。

    在这场全民抗"疫"的战役傍边,科技已见义勇为成为抗疫的前锋军,并在耳濡目染之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子。(完)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22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