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5-30 11:20:05
  • 阅读(3022)
  • 评论(4)
  • 今天上午,郑州市教育局发布2022年小升初入学方针。本年,郑州市区一般初中继续施行公民同招,悉数免试未来零售入学。

    公办初中添加309个班

    本年,郑州市内九区2022年共有小学结业生82475人,一般初中共编制招生方案1829个班,比2021年添加了22个班。

    其间,公办初中共编制招生方案1761个班,比2021年添加了309个班,招生方案占比为96.28%;民办初中共编制招生方案68个班,比2021年减少了287个班,招生方案占比为3.72%。

    划片招生,免试就近入学未来零售

    本年,郑州市区公办初中招生仍然坚持"以县为主,属地处理"的作业机制,学生就近入学要坚持"三个准则",即坚持适龄儿童少年随爸爸妈妈日子区域电商的准则,坚持以适龄儿童少年随爸爸妈妈日子家庭实践住址为准的准则,坚持户籍与爸爸妈妈日子家庭实践住址共同的准则。爸爸妈妈不在本市日子的随监护人。

    据了解,依照"校园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方针要求,根据适龄儿童少年人数、校园布局、学位数量、交通状况等要素,科学合理划定每所公办职责教育校园招生片区规模,片区划定后应坚持相对安稳。假如校园布局调整、学龄人口改变较大,需求调整片区规模,有必要提早向社会发布。

    报名时刻定在6月17日至18日

    本年,郑州市区初中的报名时刻为6月17日—6月18日。

    郑州市区小学结业生按要求照实具体填写《2022年郑州市市区小学结业生就近入学报名登记表》,并由家长签名,提交结业校园,结业校园检查相关证件,做好小学结业生家庭住址的审定作业。家庭住址不在结业校园地点区、契合跨区报名的学生由各区中招办一致处理。

    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在外地就读电商会展的小学结业生,带着相关证件(户口簿、爸爸妈妈身份证、房子一切产权证、职责教育证书等),按规则时刻到家庭住址地点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须供给郑州市居住证、爸爸妈妈一方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户籍地点地的户口簿、爸爸妈妈身份证,到实践居住地地点区中招办报名点报名。

    郑州外国语中学仍然接纳部分引荐生

    郑州外国语中学是外国语特色校园,在施行免试就近入学的一起,部分学生施行引荐生入学准则,接纳外语才能杰出的学生,由各区、各开发区小学引荐,区教育局审阅,报郑州市教育局赞同。

    引荐生方案6个班(含英、法、德等语种),面向中原区2个班,面向金水区区域电商、二七区、管城区、惠济区、高新区、经开区、郑东新区、航空港区4个班。

    各区、各开发区按1:1的份额分配到各小学,各小学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前提下,依照揭露、公正、公正的准则,确认引荐目标。

    引荐作业要做到引荐名额揭露、引荐条件揭露、引荐方法揭露、引荐成果揭露,承受学生和家长监督。

    保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各开发区教育局要会同当地残联,仔细摸清区域内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底数,执行"一人一案",施行分类安顿。

    大力推动交融教育,优先选用一般校园随班就读的方法,就近就便安排适龄轻度残疾儿童少年承受职责教育;中、重度残疾儿童安排至特别教育校园就读;对需求专人护理、不能到校园就读的安排送教上门,依法保证其承受职责教育。

    对勇士子女、契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献身、伤残差人子女、契合条件的引入高层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类契合优抚条件的优待目标予以恰当照料;要执行《职责教育法》及相关方针规则,按有关要求和程序,对少数民族小学结业生入郑州市第六初级中学(原郑州市回民中学)予以恰当照料。

    严控班额,七年级每班不超越50人

    郑州市教育局要求,各区、各开发区要依法执行政府举行职责教育主体职责,科学拟定区域内职责教育发展规划,保证职责教育学位主要由公办校园供给,公办校园学位缺乏的,能够经过政府购买服务方法安排在民办校园就读,坚决避免将政府施行职责教育的主体职责推向市场。

    各区、各开发区要因校施策,严格控制和合理调整大班额、超大校额校园的招生方案,严格控制初中七年级的班额,每班不超越50人。特别地段,因生源较多,确需打破规则班额的有必要报区教育局同意。

    完善职责教育集团化办学体系机制,活跃采纳集团化办学、教育共同体、结对帮扶等方法,进一步扩展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加强"新优质初中"建造,发挥优质校园的演示辐射效果。

    "十项禁止"标准招生作业

    招生期间,要仔细贯彻执行"十项禁止"纪律。禁止无方案、超方案安排招生;禁止接纳已被其他校园选取的学生;禁止自行安排或与社会训练安排联合安排以选拔生源为意图的各类考试,或选用社会训练安排自行安排的各类考试成果;禁止提早安排招生,变相"掐尖"选生源;禁止公办校园与民办校园混合招生、混合编班;禁止以高额物质奖励、虚伪宣扬等不正当手段吸引生源;禁止任何校园收取或变相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禁止职责教育阶段校园以各类比赛证书、学科比赛成果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根据;禁止职责教育阶段校园建立任何名义的要点班、快慢班;禁止职责教育校园对学生进行成果排名、宣扬考试"状元"和升学率。

    附:郑州市市区招生咨询、举报电话

    单位名称

    招生咨询电话

    招生举报电话

    郑州市教育局

    66965016

    66994157

    中原区教育局

    67639434

    67628064

    二七区教育局

    61177705

    61177731

    金水区教育局

    53388169

    60116615

    管城回族区教育局

    66393909

    66335546

    惠济区教育局

    63639270

    61170336

    郑东新区教育文明体育局

    61830037

    67179076

    高新区社会工作局

    18937116604

    55397569

    经开区教育文明体育局

    66787050

    66787255

    航空港区教育局

    60890193

    86199138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王红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9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