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严厉标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校外教育点设置与办理作业的告诉
教职成厅〔2022〕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造兵团教育局,部下各高等校园、部省合建各高等校园,国家敞开大学:
为贯彻执行党中心、国务院关于办妥继续教育的决议计划布置,严厉标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育点(函授站、业余点、校外学习中心以及敞开大学在体系外设置的学习中心等,一致标准称为校外教育点)设置与办理,推进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展开,现就有关事项告诉如下。
一、深入知道标准校外教育点设置与办理的重要性。校外教育点是高等校园(以下简称高校)为满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育需求,以相等洽谈方法与校外其他法人单位(以下简称设点单位)协作,依托设点单位的场所、人员、设备等资源,展开招生宣扬、线下面授、学习教导、会集考试、试验实训、结业教导、学生服务与办理等教育教育活动的场所,是高校举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依托和服务延伸,其教育和办理状况直接表现高校的办学质量,直接关系高校的品牌名誉。各地各高校要充分知道标准校外教育点设置与办理作业的重要意义,审慎研讨、科学布局,加强教育进程监管和纪律束缚,保证在高校办理才能规划内有限设置,并能管得住、管得好。
二、严厉操控校外教育点设点数量和规划。高校应根据本身办学定位、优势特征、展开规划、监管才能,以及当地人才需求和教育行政部分要求,合理规划校外教育点布局,严厉操控校外教育点数量,稳重挑选设点单位。中心部分所属普通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讨型大学应聚集"一流",自动削减校外教育点数量,确有设置需求的高校应做好总量操控,准则上数量只减不增。中心部分所属高校可跨省设置校外教育点,由教育部会同省级教育行政部分统筹确认。当地高校准则上应在本省级行政区域内设置校外教育点,因接受对口帮扶、作业紧缺人才培育使命或列入"双一流"建造计划的当地高校,可经过有关程序跨省设置校外教育点、开设相应的优势专业。设点单位准则上应为普通高校、作业院校、成人高校、敞开大学以及设有内部训练安排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确有需求,高校也可在设有内部训练安排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设置校外教育点,但仅限接收该企业内部员工,不得面向社会招生。高校展开送教上门等协作办学,应归入校外教育点办理。各地可根据实践情况29小说,恰当保存条件杰出、办理标准、保证有力的施行成人文化教育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须获得三年以上经教育行政部分批阅的民办校园办学许可证,一起具有民办非企业单位挂号证书)作为设点单位,全体数量只减不增。
三、压实高校的办学主体职责。高校要秉承公益性准则,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归入校园全体展开规划,将校外教育点建造归入校园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厘清高校与设点单位之间的责、权、利。要一致归口办理,树立健全办理准则和监管机制,联合校园财政、审计、教务、教师办理、学生办理、巡视巡察、纪检监察等部分定时展开校外教育点查看点评,及时堵住危险缝隙。对存在违规行为或不契合办学要求的校外教育点要及时整改或许吊销。对间断招生或吊销的校外教育点,高校须会同设点单位做好善后作业,保证保险完结在籍学生培育使命。高校不得以任何方法与不契合要求的安排协作或听任"点外设点"等违规行为。支撑、引导有条件的高校直接经过校本部会集面授与线上教育相结合的方法举行非脱产方法的学历继续教育。
四、进一步清晰和执行校外教育点的职责要求。高校应拟定专门的办理规则,经过与设点单位签定具有法令效应的合同方法对校外教育点进行束缚和办理,在合同中清晰校外教育点的职责及其权力和职责,以及间断协作协议的景象等。高校要教导校外教育点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恪守法令法规,严厉执行教育行政部分、高校和设点单位的相关方针准则;合作展开招生宣扬、咨询服务及学生报名注册等作业;合作完结有关教育安排、学生活动安排与办理作业;执行意识形态作业要求,合作做好学生的思维政治教育作业;做好教导教师、教辅人员等的引荐与办理作业;担任场所、消防、食物、卫生、网络信息等方面的安全办理,树立健全安全办理准则和应急预警处理机制;健全行政、教育、后勤、财政等办理准则和岗位职责制,并严厉执行;定时对所承当的辅佐教育和办理作业进行自查,并合作高校和教育行政部分的作业查看。
五、执行落细教育教育各环节要求。高校要依照国家专业教育根本要求和专业人才培育计划等,教导校外教育点执行教育计划与要求,完善相关教育条件。要装备与校外教育点学生规划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教导教师队伍,定时安排对校外教育点教育与办理人员的思维政治教育和业务训练。主讲教师须悉数由高校专任教师或正式聘任的兼职教师担任;教导教师由高校遴派,也可经校外教育点引荐后由高校确定选用。国家敞开大学主讲教师由其总部和分部正式聘任,教导教师可由分部确定选用。教师应恪守教育行政部分拟定的关于师德师风、作业行为准则等相关规则,具有相应专业才能。禁止不具有高等教育根本教育才能的人员授课或教导。高校要严厉学风考纪和考勤查核,严厉结业要求,对无故不参与教育活动、规则学习年限内不能完结学业、不契合结业条件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退学处理。高校要加强结业论文(规划)教导与服务,保证全程教导、全员查重,准则上本科学生应全员辩论;要严厉处理论文抄袭、代写等学术不端行为,严把学位颁发关,健全人才培育质量进程监管准则。
六、加强招生宣扬和学籍办理。高校要强化招生广告宣扬办理,招生简章等资料应一致由校园印发。校外教育点未经高校法人授权不得自行展开招生宣扬,不得虚伪许诺、夸张宣扬或托付其他安排(个人)代为招生宣扬;不得供给"代报名""代学""替考"等违规保管服务;不得跨省展开招生和宣扬。高校对校外教育点学生学籍注册进行一致办理,一切学生学籍档案必须由地点高校保存。
七、加强收费和经费运用办理。高校应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一切收入归入校园预算,一致核算、一致办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隐秘、截留、占用、移用和坐支。高校不得授权或托付任何单位和个人代收费,不得超标准收费,禁止设点单位、校外教育点以任何名义搭车收费。膏火应全额直接上缴校园财政账户,禁止上缴前分配。高校拨交给设点单位的作业经费,准则上不超越其学生膏火总额的一半。专兼职教师、教导教师的课酬、劳务费等酬金一致由主办高校财政部分据实付出。国家敞开大校园外教育点教师酬金由总部、分部财政部分别离据实付出。
八、完善校外教育点分级办理体制。教育部担任拟定全国校外教育点的宏观办理方针,统筹教导全国校外教育点的设置与办理作业。省级教育行政部分担任本行政区域内校外教育点的办理方针拟定、统筹规划、存案办理和监督查看;担任合作其他省级教育行政部分做好本地高校跨省设置校外教育点的有关作业。高校担任本校校外教育点的设置、调整与办理。设点单位担任合作高校做好校外教育点的日常办理。各地教育行政部分、高校要根据《校外教育点设置作业指引》(见附件),严厉标准校外教育点设置作业。
九、强化教育行政部分的监管职责。省级教育行政部分要将校外教育点设置与办理作业归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日常办理。各地可根据本省实践,进一步清晰、细化本省校外教育点办理要求,对省域内每个设点单位接受的高校校外教育点数和开设的专业数等作出上限规则,对省域内校外教育点布局进行统筹规划。要对高校提交的校外教育点存案资料进行严厉评议,要点重视程序是否标准、资料是否实在完好、办学条件是否合格、开设的专业与当地人才培育需求是否匹配等。对已存案的校外教育点,教育行政部分要加强日常监管和质量监测,安排展开惯例查看、"双随机"抽检和专项点评,树立健全校外教育点准入、点评、奖惩、退出和职责追查准则。要联合相关部分,严厉打击虚伪宣扬、生意生源、代学替考等违法违规行为。各省级教育行政部分之间要树立"线上+线下"协同联动作业机制,展开联合惩戒。对校外教育点存在违规办学、点外设点、恶性争夺生源、搭车收费牟利、教育质量低下、办理混乱无序、变相生意文凭、履行职责不力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视情由省级教育行政部分或教育部给予高校通报批评、期限整理、吊销校外教育点、责成高校暂停或间断学历继续教育招生等处分,将相关设点单位列入"黑名单",并追查相关职责人职责。
十、加强安排施行。本告诉印发之日至2022年12月底,各地各高校暂停新增校外教育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分安排对现有校外教育点的全面整理、排查和整改。从2023年1月起,依照《校外教育点设置作业指引》展开校外教育点设置与存案作业。对本告诉印发前各地已存案但不契合本告诉要求的校外教育点,可从2023年起给予2年过渡期进行整改,过渡期间间断接收新生,但可为原有在籍学生供给学习支撑服务。过渡期完毕后,仍不契合有关要求、未完结从头存案的校外教育点应予以吊销,其在籍学生的学习支撑服务由主办高校妥善处置。
教育部办公厅
2022年4月8日
来源: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